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N Haizhou;YANG Hui;LUO Haizhong;PEI Aiguo;FANG Mengxiang(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Guangzhou 510663,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663 [2]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资助"基于混合胺类化学吸收法的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改进研究"(2018A030310692);中国能建广东院科技项目"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技术应用研究"(EV04431W);中国能建广东院科技项目"基于胺类化学吸收法的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研究"(EV04531W)
年 份:2019
卷 号:6
期 号:1
起止页码:16-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胺类化学吸收法是目前燃烧后捕集烟气CO_2最成熟的技术,但存在捕集能耗过高的问题,开发新型吸收剂替代传统MEA吸收剂是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方法]根据近些年公开文献报道的胺类吸收剂组成,将其分成单一吸收剂、混合胺吸收剂、两相吸收剂和非水吸收剂四类,并对这四类吸收剂的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混合胺结合了不同单一胺类的优点,能较好满足高吸收速率,高吸收容量和低能耗的要求;而相变吸收剂和无水吸收剂为新一代吸收剂,潜力巨大,但仍需深入研究改进。[结论]相比而言,混合胺型吸收剂更为成熟,短期内进行工业化应用更具优势。
关 键 词:二氧化碳捕集 吸收剂 有机胺 能耗
分 类 号:X701.7] TQ02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