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哲学思考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Method and Negative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志文[1]

ZHANG Zhiwen

机构地区:[1]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院,山东济南250357

出  处:《高教发展与评估》

基  金: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之研究与实践"(2015Z066);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践"(2015D006);山东交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034);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Y201526);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项目"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2016047);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学术市场驱动下的大学教师流动和评价研究"(BIA160118)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22-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主要采用两种思路,分别为"顺推法"和"逆推法"。"顺推法"模式遵循的是学科逻辑,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重组或重构现有学科理论知识,创建课程体系,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弊端在于忽视了对社会需求的分析。"逆推法"模式基于应用逻辑,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这种模式,容易落入"为应用而应用"的俗套。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知识传授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进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 键 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学科逻辑 应用逻辑

分 类 号:G6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