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土壤有机碳效应    

Effect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post-mining la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闫美芳[1] 王璐[1] 郝存忠[1] 刘阳[1] 崔菲菲[1] 任鸿瑞[2] 张建彪[3]

YAN Meifang;WANG Lu;HAO Cunzhong;LIU Yang;CUI Feifei;REN Hongrui;ZHANG Jianbiao(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030024 [2]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学院,太原030024 [3]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06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30105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1D011081;201701D121120)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1838-18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采煤使得植被和土壤遭到损毁破坏,导致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急剧退化甚至完全丧失。采煤堆积的煤矸石可发生氧化自燃,是巨大的CO_2排放源。生态修复对减少矿区碳排放及减缓大气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后的土壤有机碳动态特征,修复模式、修复时间和修复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总结了土壤固碳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在人工植被修复和有机物添加后增加显著,且与修复时间成正比。煤矿废弃地通过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措施,有很大的土壤固碳潜力。未来应加强团聚体固碳等土壤固碳机理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以期为退化区生态修复进程中土壤固碳功能提升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煤矿废弃地 植被修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分 类 号:S15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