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合肥市生态足迹时空特征与脱钩效应变化及灰色预测分析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decoupling effect tendency, and grey prediction in Hefei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坦[1] 王静[1,2] 张庆国[1] 崔玉环[1] 姚佐文[3]

LI Tan;WANG Jing;ZHANG Qingguo;CUI Yuhuan;YAO Zuowen(School of Scienc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 China;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合肥230036 [2]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昆明650221 [3]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230036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503004;71873003);安徽省省级环保项目(2015-5)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1735-17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生态足迹与脱钩效应分析是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有效工具。以快速城镇化的科教名城合肥市为例,利用生态足迹法和脱钩效应分析对2000—2014年合肥市生态足迹与脱钩状态进行定量研究与动态分析,建立GM(1,1)模型对2015—2020年合肥市生态状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00—2014年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波动上升且幅度较大,生态赤字波动较小,整体略有上升。从结构上看,化石燃料的生态足迹近年来比重较大。从空间上看,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均表现出中心区低,郊区高的特征。在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中,强脱钩与弱脱钩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2.9%,28.6%。灰色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生态足迹与GDP增长呈持续弱脱钩的状态,脱钩指数较小且趋于稳定。研究对优化合肥市产业结构、实行有差别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国土优化格局,适度控制人口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 键 词:GM(1,1) 生态足迹 脱钩分析 合肥市  

分 类 号:X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