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同域分布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境分化    

Habitat partitioning between sympatric Golden Pheasant and Temminck′s Tragopan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夏珊珊[1,2] 胡大明[3] 邓玥[3] 钟雪[1,4] 白文科[1,2] 张晋东[1] 王彬[1,2] 周材权[1,2]

XIA Shanshan;HU Daming;DENG Yue;ZHONG Xue;BAI Wenke;ZHANG Jindong;WANG Bin;ZHOU Caiquan(Institute of Rare Animal & Plant, Key Laboratory of Southwest China Wildlife Resources Conserv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Institute of Ecology,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Baishu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Pengzhou 611930, China;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9, China)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充637002 [2]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南充637002 [3]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彭州611930 [4]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南充637009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2293);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5JY0249);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7E075);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级一般培育项目(18B028)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1627-16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生境分化是群落物种缓解种间竞争压力,实现同域稳定共存的重要途径,是群落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同域动物的生境分化是空间尺度依赖的生态过程,从不同空间尺度分层研究物种的生境分化,对于全面了解同域动物的共存模式和机制,以及实现多物种整合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月至8月,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minckii)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MaxEnt模型和样方法,从宏生境和微生境两个空间尺度对其生境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宏生境尺度,两种雉类的适宜宏生境重叠面积达44.59 km^2,分别占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适宜宏生境面积的58.73%和44.3%,表明二者在宏生境尺度上没有发生明显的种间分化;2)微生境尺度是两种雉类生境分化的关键尺度,海拔、坡位、最近水源距离和乔木层盖度4个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使二者的微生境发生显著的种间分化;3)虽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分化程度和方式,但两种雉类在海拔适应性、人为干扰耐受性以及对水源的依赖性上的差异在两个尺度下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此外,基于二者生境需求的异同,提出了控制人为干扰、加强宣传教育、维持自然植被多样性和镶嵌格局等针对该区域雉类物种共同保护的建议。

关 键 词:生境分化  同域分布  空间尺度  共存机制  

分 类 号:Q9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