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临床影像学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imaging evaluation on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大伟[1] 韩广明[2] 王占波[2] 乔建勇[2]

WANG Da-wei;HANG Guang-ming;WANG Zhan-bo;QIAO Jian-yong(Graduate School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Hebei Province,Chengde 067000,China;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Chengde Central Hospital,the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of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Hebei Province,Chengde 067000,China)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承德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河北承德067000

出  处:《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基  金: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I12B04)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421-4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颈动脉超声、CT血管显像(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5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斑块组织,将55例粥样硬化斑块行常规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CD31、CD34以及FⅧ抗体,分析斑块中各种成分并判断斑块稳定性,并将斑块的相关病理表现进行分类。同时收集55例患者术前颈动脉超声、CTA及MRI对斑块性质成分的诊断结果,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颈动脉超声、CTA及MRI进行评价。结果颈动脉超声与病理检查出易损斑块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病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病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MRI>颈动脉超声>CTA。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及MRI可以对斑块易损性作出比较明确的判断,且MRI敏感度更高。

关 键 词: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CT血管显像  

分 类 号:R54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