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对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爱华[1] 韩振翔[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1907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上海200137

出  处:《中成药》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海派中医"颜氏内科流派诊疗中心建设[ZY(2018-2020)-CCCX-1003]

年  份:2019

卷  号:41

期  号:3

起止页码:713-7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对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均采用标准化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倍他司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然后,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LVA、 R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2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UCLA眩晕评分,记录安全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入组8周时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A、RVA、BA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1),其中LVA、BA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候积分、UCLA眩晕评分显著降低(P<0.05);显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能增加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理想。

关 键 词:黄芪赤风汤 补中益气汤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气虚血瘀型

分 类 号:R287[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