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土地利用影响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Soil stoichiometry in different land-use categories in desert-oasis ecotones of the southern Taklimakan Deser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OU Xiaobing;TAO Ye;WU Lin;LI Yonggang;ZHANG Yuanming(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Key Laboratory of Biogeography and Bioresources in Arid Land,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rumqi 830011,China;Anqing Normal University,College of Life Sciences,The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the Biodiversity Study and Ecology Conservation in Southwest Anhui,Anqing 246000,China;School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nshi 445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2]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庆246000 [3]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恩施445000
基 金: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项目(XBBS-2014-2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5356);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41471251)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969-9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荒漠绿洲过渡带在维护绿洲生态安全和绿洲稳定上具有重要作用。垦荒等土地利用的增强使得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健康稳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典型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桑田、半自然柽柳林、瓜地、棉花-玉米地)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土壤取样沿农田到荒漠方向进行,分5层进行。研究发现,土壤各养分指标均受土地利用方式(4种)、土层(5层)和与农田边缘垂直距离(4梯度)的显著影响,且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各养分元素含量。随土层由浅到深,有机碳(C)、有效氮(N)和有效磷(P)基本呈下降趋势,全N具有波动变化,而全P变化不显著。随与农田边缘垂直距离的增加,各养分含量基本呈递减趋势。对同一土层(共选择三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具体分析表明,棉花-玉米地这一利用方式在农田内部具有最高的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其次为桑田。随着与农田边缘垂直距离的增加,土壤C、N含量优势减弱。除农田内部样地(0 m)外,三层土壤全P含量基本呈桑田>柽柳林>棉花-玉米地趋势。表层有效N含量在农田内部样地(0 m)瓜地最高,其他距离处(大于等于20 m)棉花-玉米地高,下层土壤有效氮含量在农田内部各土地利用方式间无差异。在各距离样点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有效P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在农田内部以瓜地有效P含量最高。棉花-玉米地土壤全量N/P在农田内部和与农田边缘垂直距离20 m处含量最高。三土层土壤有效N/P在农田内部以柽柳林最高,随着与农田边缘垂直距离增加,土壤有效N/P显著改变。综合来看,土地利用对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营养含量的增加具有正向作用,由土壤养分变化带来的生态效应值得关注。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土层 农田距离 土壤化学计量 荒漠绿洲过渡带
分 类 号:S1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