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Ke;WANG Qing-qing;ZHENG Hong-mei;WANG Yuan-yuan;WU Rui(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Key Laboratory of Anhui Province,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0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51435003)~~
年 份:2019
卷 号:48
期 号:3
起止页码:66-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INSPEC、J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分析混合光栅对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影响,在硅层厚度等效一致的条件下,设计了单一形状、同向和异向混合形状光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别优化计算了各种混合光栅的最佳尺寸、光生电流密度和光吸收效率,发现异向混合结构的Ag光栅比其他结构具有更好的光吸收能力.通过电磁场强度分布图分析了混合光栅结构的吸收增强机理,并针对异向混合光栅,计算了不同光栅数量组成结构的光生电流密度.同时,利用光吸收增强因子定量分析得出一个三角凸型和一个抛物线凹槽是异向混合光栅最佳数量组合.有规律地改变这种混合光栅的宽度比和高度比,计算光生电流密度.结果发现当宽度比为1∶1,高度比在一个小范围内(0.67~1.86)波动时,这种异向混合结构比平板太阳能电池的光生电流密度提高了62.9%.研究结果可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光电子学 光吸收 时域有限差分法 异向混和光栅 薄膜太阳能电池 光生电流密度
分 类 号:TK5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