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十七年”诗歌选本的编选法则与“强制传播”特征    

The Compilation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teen Years” Poetry Anth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巫洪亮[1,2]

Wu Hongliang

机构地区:[1]福建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中文系 [2]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诗歌副文本资料整理与研究(1949-1966)"(15XZW029)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期  号:1

起止页码:79-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十七年”诗歌传媒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冷热不均”的现象,《诗刊》《星星》等颇具影响力的诗刊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而那些曾经深刻规约着1949—1966年诗歌审美风尚生成与递变的为数众多的诗歌选本,至今仍处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一些饶有意味的现象与问题依然未得到认真清理与反思,比如在“十七年”政治与文化相互胶合的文学传播语境中,人们是如何策划和编选诗歌选本的?这些诗歌选本对再造诗歌传播主体,建构“新的人民的诗歌”传播形象,提升诗歌的“二次传播”效能有何深远意义?

关 键 词:“十七年”  诗歌选本 传播语境 编选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诗刊》  传媒研究 《星星》  

分 类 号:I207.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