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林下草本层种群生态位特征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Populations in Understory Herbaceous Layer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ure Forest and Mixed Fores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FENG Yu-chao;ZHENG Xiao-yang;WANG Zheng-ning;LIU Bo;LAN Si-ren(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Fir, Fuzhou 350002, 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448)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217-2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位是评价种内、种间关系以及种群在群落中功能地位的重要因子,对人工林营造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Levins生态位重叠以及生态位相似性计算方法,比较杉木纯林和混交林林下草本层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在群落中出现的频率越高,生态位宽度越大,生态位宽度最大的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和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在2种经营方式下的资源位上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其在群落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相对于生态位宽度窄的种群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竞争力。(2)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并没有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是随该物种占用其他植物资源量的生态位重叠之和增加而增大。(3)混交林林下草本层植物种类多于纯林,且生态位宽度普遍比纯林高,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更明显,种群在群落发展中更具优势。(4)混交林和纯林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普遍不高,种间竞争强度不强,种群存在分化现象,说明林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混交林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平均值均比纯林高。总体上混交林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高,在经营模式上优于纯林。
关 键 词:纯林 混交林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分 类 号:X82] 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