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探析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Eighteen Incompatible Medicaments”and“Nineteen Medicaments of Mutual Restraint”of TC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Ning;LI Lingling;LI Chunxiao;CHEN Yuhuan;LI Xuelin(School of Basic Medicine,Henan University of TCM,Zhengzhou 450046,China;Dept.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Zhengzhou 450000,China;School of Pharmacy,Henan University of TCM,Zhengzhou 450046,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郑州450000 [3]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州450046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2015ZX09501004);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16ZY1006)
年 份:2019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513-5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IC、IPA、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为充实中药合理应用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挖掘的方法,以"十八反""十九畏""反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8年8月)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摘录和梳理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相关文献,就其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十八反是中药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词首载于《蜀本草》一书,是中药"七情"中"相反"的具体体现,且历代本草医籍中记载的十八反中药数量有所不同。十九畏是中药配伍的禁忌之一,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均存在"相恶""相反""相畏"混用的情况,且医家对十九畏的"七情"归属尚存有争议。无论古代本草医籍、现代医案医话、历版《中国药典》还是临床应用相关文献中,均存在十八反、十九畏药对的配伍应用。其中,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含十八反药对的成方制剂共8个品种,以川乌/草乌-白及/白蔹居多;收载含十九畏药对的成方制剂共9个品种,以丁香-郁金、肉桂-赤石脂居多。虽有医案或文献指出其可用以治疗危重病证和疑难杂病,且亦有研究初步证实了个别反药/畏药配伍的合理性,但相关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且研究证据强度不高、研究证据不充分,故仍有待加强基础研究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予以证实,以保证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 键 词:中药 十八反 十九畏 合理用药 历史沿革 临床应用
分 类 号:R96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