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Institutional Logic of the Policy Change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光芸[1,2,3] 万洋[1]

WU Guangyun;WAN Yang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南昌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3]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互助养老的制度化供给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8CSH064);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7-010)的阶段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1

起止页码:86-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普通刊

摘  要: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循序发展和渐进演变,其具体政策内容也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进行不断更新与完善。通过对1984年至2017年的农地流转政策及法律文件进行梳理和政策文本解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流转政策变迁过程分为重启—发展—规范—创新四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分析范式研究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重启背后的制度逻辑发现,该政策的重启是由广大农民自下而上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过程中带来的一件"副产品"。与此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农地流转政策经历一次路径上的调整,成为中央政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工具手段,并在其后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最后,运用历史制度主义中的结构分析范式探讨农地流转政策变迁动力机制议题,并解析出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政治精英理念的更新、其他相关政策的作用、社会经济技术的革新、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外部示范效应的压力以及政治行动者的推动七个主要影响因素。为此,中国农地流转政策未来发展演进需要在坚持完善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基础上,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客观规律,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人本价值取向。

关 键 词:农地流转 政策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路径依赖  动力机制

分 类 号:F30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