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主的政策设计理论:探究政策过程中的社会建构效应    

Democratic Policy Design: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Policy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文钊[1]

Li Wenzhao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出  处:《学海》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周期;制度摩擦与中国政策的间断性:基于1992-2016年的中国预算变迁数据的实证研究"(项目号:71874198)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期  号:1

起止页码:151-1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民主的政策设计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安妮·施奈特和海伦·英格拉姆提出,她们从1993年开始试图发展的一个从社会建构视角理解政策过程的新理论,通常也被称之为社会建构框架。社会建构框架并非全新的理论,它是在借鉴多元主义理论、政策科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后现代公共政策理论基础之上建立的,是对这些理论的完善和超越。社会建构框架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三个,即政策设计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政治理论。民主的政策设计是该框架强调的内容,而其理论特色是对政策过程中社会建构效应的关注,并思考社会建构对于政策过程的影响途径和机制。以目标群体的权力和社会建构两个维度为基础,将目标群体划分为四类:优势者、竞争者、越轨者和依赖者,并详细讨论了目标群体社会建构的政策意蕴和政治后果。在此基础之上,该框架形成了有关政策过程的五个基本命题,即配置命题、反馈命题、起源命题、社会建构变迁命题和政策变迁命题。社会建构框架对于中国的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关 键 词:政策过程理论  民主 政策设计  社会建构 中国启示  

分 类 号:D082[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