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罗汉果内生菌的分离及α-淀粉酶抑制剂产生菌的筛选    

Isolation of endophytes from Siraitia grosvenorii and screening of α-amylase inhibitors-producing stra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龙楚媚[1] 付强[1] 王琪[1] 周巧丽[1] 赵丰丽[1,2] 宋云飞[3] 杨文国[3]

LONG Chumei;FU Qiang;WANG Qi;ZHOU Qiaoli;ZHAO Fengli;SONG Yunfei;YANG Wenguo(College of Life Scienc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Guilin 541006,China;Guilin Layn Natural Ingredients Co.,Ltd.,Guilin 541199,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2]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6 [3]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199

出  处:《中国酿造》

基  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71015-2)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71-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FSTA、IC、RCCSE、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该研究从广西龙胜县的罗汉果植株根中分离内生菌,并采用打洞法和Bernfeld法从中筛选出对α-淀粉酶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发酵液后进行活性部位追踪。结果表明,从罗汉果根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菌,并从中筛选到2株α-淀粉酶抑制活性较高的菌株PD-3(42.51%)和PD-4(56.29%);两菌株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物质均来自发酵液,发酵液经萃取后,菌株PD-3和PD-4抑制活性最高的萃取相分别为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4.19%和88.46%,较阿卡波糖的抑制率(45.17%)高;菌株PD-3的正丁醇相含有多糖、黄酮等化学成分,菌株PD-4的乙酸乙酯相含有糖类、酚和醌等化学成分;两株菌株经形态观察均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表明罗汉果内生真菌具有产α-淀粉酶抑制剂的潜力。

关 键 词:罗汉果  内生菌 分离  筛选  Α-淀粉酶抑制剂

分 类 号:Q93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