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of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正平[1] 杨黎飞[2] 沈文忠[1,3]

Li Zheng-Ping;Yang Li-Fei;Shen Wen-Zhong(Institute of Solar Energy, and Key Laboratory of Artificial Structures and Quantum Control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215000;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Advanced Microstructures, Nanjing 210093)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人工结构及量子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所,上海200240 [2]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215000 [3]教育部人工微结构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3

出  处:《物理学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34011;11674225;11474201);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7DZ1201103)的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MR、RCCSE、核心刊

摘  要: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SHJ)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钝化效果好、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双面发电等优点,是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电池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几年SHJ电池制造工艺技术的进步,包括臭氧清洗硅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沉积非晶硅薄膜、透明导电薄膜沉积方法和材料的改进,以及新型金属化电极技术在SHJ电池中的应用所取得的进展。然后介绍了结合背面结技术、载流子选择性钝化接触技术的硅异质结电池以及薄型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最新研究情况。进一步分析了与叉指式背接触技术相结合的硅异质结电池、与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相结合的钙钛矿/硅异质结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现状,指出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是迈向更高效率太阳电池的基石。

关 键 词:异质结 硅太阳电池 背面结技术  载流子选择性钝化接触技术  叉指式背接触  钙钛矿/硅异质结两端叠层太阳电池  

分 类 号:O4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