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概念、内容及表征方法    

New theory and method of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study:Concepts,content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ffshore oilfield fluvial compound sand-body architec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光义[1,2] 肖大坤[1,2] 范廷恩[1,2] 宋来明[1,2] 陈飞[1,2] 井涌泉[1,2] 高玉飞[1,2]

Hu Guang-Yi;Xiao Da-Kun;Fan Ting-En;Song Lai-Ming;Chen Fei;Jing Yong-Quan;Gao Yu-F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ffshore Oil Exploitation,Beijing 100028,China;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28,China)

机构地区:[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 [2]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出  处:《古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1ZX05024-001)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143-1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CD、CSCD2019_2020、JST、PA、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陆上油田密井网的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经过数十年积累,理论基础及表征方法已比较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时,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笔者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形成了井震结合、以"复合砂体"为核心的海上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与表征方法,其特点在于运用三维原型建模、地震构型相预测及地震驱动确定性建模等技术,重点表征影响海上油田开发的五、六、七级构型单元(复合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复合点坝),针对开发阶段的小层细分对比及不连续渗流屏障刻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应用这套理论及方法开展精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依然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发挥地震资料作用并探索人工智能的地震解释新途径。

关 键 词:河流相 复合砂体  储层构型 海上油田 复合点坝  地震属性

分 类 号:P512.3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