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植保无人机水稻田间农药喷施的作业效果    

Operational effects of unmanned helicopters for pesticide spraying in rice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海艳[1] 兰玉彬[1] 文晟[1] 尹选春[1] 梁冰[2] 田维逵[3]

ZHANG Haiyan;LAN Yubin;WEN Sheng;YIN Xuanchun;LIANG Bing;TIAN Weikui(National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Research on Precision Agricultural Aviation Pesticides Spraying Technology/College of Engineering,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Nanjin Shans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Nanjing 211316,China;Plant Protective Station of Menghai County,Xishuangbanna 666200,China)

机构地区:[1]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2]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316 [3]勐海县植保植检站,云南西双版纳666200

出  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700);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047)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116-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FSTA、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测试和对比电动单旋翼与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田间的作业效果。【方法】测试的植保无人机为HY-B-15L型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旋翼机)和MG-1S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多旋翼机)。以一定比例的罗丹明B与善思纳米农药的混合溶液作为喷施溶液,通过改变无人机作业高度和农药喷洒量进行田间喷施试验,采用荧光示踪剂法和水敏纸图像分析法获得2种无人机在不同喷施条件下喷施的雾滴在靶标上的沉积效果。按田间药效调查准则,调查不同处理下的纳米农药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2种无人机喷施的雾滴在各采样点上的沉积量随农药喷洒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农药喷洒量为66.67和100.00 mL·hm^(–2)时,单旋翼机在各采样点上的沉积量比喷洒量为46.67 mL·hm^(–2)时的分别增加了48.50%和137.73%,多旋翼机分别增加了66.60%和111.88%。作业高度影响了无人机喷施雾滴在采样点上的沉积量和沉积均匀性,当作业高度由1.5 m增加至2.5 m时,单旋翼机喷施的雾滴在采样点上的沉积量和沉积均匀性分别降低了19.3%和53.6%、多旋翼机分别降低了48.7%和22.9%。在4种喷施条件下,单旋翼机在采样点上的沉积量比多旋翼机同条件下分别高出85.8%、26.5%、59.4%和123.4%。单旋翼机在1.5 m和46.67 mL·hm^(–2)作业条件下,农药对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细菌性条纹病及稻瘟病5种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87.63%、76.67%、84.08%、59.26%和82.33%;多旋翼机在1.5 m和66.67 mL·hm^(–2)作业条件下,农药对上述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86.54%、78.62%、89.47%、66.67%和83.33%。【结论】2种植保无人机由于旋翼风场不同,导致雾滴沉积效果不同,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效果更好;2种无人机喷施的农药最终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无明�

关 键 词:多旋翼无人机  单旋翼无人机  纳米农药  施药量 水稻病虫害  田间药效

分 类 号:S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