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外科,兰州730050 [2]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银川750004 [3]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兰州730000
年 份:2019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113-1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作为脑血管急症有着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尽管快速诊断、急救措施的成熟降低了其病死率,但其总体预后仍然受到一些并发症如: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影响[1]。其中,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迟发性脑缺血(DIND)仍然是aSAH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1]。据报道,DIND往往出现在动脉瘤破裂后的第7~10天,其患病率为20%~35%,在高血压病人群中,这一比例可高达40%,会导致约20%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约13%的患者死亡或残疾[2]。DIND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除了脑血管痉挛因素之外,早期脑损伤、动脉狭窄、微循环或静脉血栓形成、大脑皮层的局部缺血等因素也参与其中[3-4]。近期的研究报道,过度通气与DIND的发生有关[5]。目前,尼莫地平仍然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的预防DIND的药物[6],aSAH导致的血管痉挛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仍是挑战。
关 键 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引流 迟发性脑缺血 血管痉挛,颅内
分 类 号:R743.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