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壶瓶枣’果实表面特征变化及其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  ( EI收录)  

Change of Fruit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Water Absorption and Fruit Cracking in Ziziphus jujuba ‘Hup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宇琴[1] 李洁[2] 付丽娇[3] 李娜[1] 李六林[1]

Song Yuqin;Li Jie;Fu Lijiao;Li Na;Li Liulin(College of Horticultur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ollege of Forestry,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Department of Forestry,Shanxi Forestr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Taiyuan 030009)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太谷030801 [2]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太谷030801 [3]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太原030009

出  处:《林业科学》

基  金:山西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2015-TN-4-4);山西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1D011069)

年  份:2018

卷  号:54

期  号:12

起止页码:52-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关 键 词:枣  吸水途径  皮孔 微裂隙  裂果

分 类 号:S763.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