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氮掺杂纳米碳管包合铁半限域硫化制备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英文)  ( EI收录)  

Sulfidation of iron confined in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 to prepare novel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鑫[1] 刘洋[2,3] 王旭珍[1,2] 赵宗彬[2] 邱介山[2]

PAN Xin;LIU Yang;WANG Xu-zhen;ZHAO Zong-bin;QIU Jie-shan(School of Chemistry,Faculty of Chemical,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Carbon Research Laboratory&Liaoning Key Lab for Energy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Faculty of Chemical,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University of Jinan,Jinan250022,China)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炭素材料研究室暨辽宁省功能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3]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出  处:《新型炭材料》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10105,51672033,U1610255);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2170).

年  份:2018

卷  号:33

期  号:6

起止页码:544-5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IC、INSPEC、J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高度依赖于负极材料的性能。由于商业石墨受限于较低的理论容量,开发新型炭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黄铁矿(Fe S_2)具有较大理论储锂容量(894 mAh g^(-1)),而且环保价廉。为了提高黄铁矿的电导率,改善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合成了纳米碳管限域黄铁矿复合材料(Fe S_2/N-CNTs)。该材料基于填充有铁纳米线/棒的氮掺杂碳纳米管(Fe/N-CNTs)的独特结构,利用氮掺杂纳米碳管管壁上的缺陷,通过简易的硫化过程,实现了碳管内铁的原位限域硫化转化。所得Fe S_2/N-CNTs复合物中黄铁矿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由半开放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包裹的Fe S_2纳米线,另一种是Fe S_2纳米颗粒从管腔扩散并附着在碳管外壁上。Fe S_2/N-CNTs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表现出高放电容量(996 mAh g^(-1)/0. 1 A g^(-1))和良好的倍率性能,且循环性能优良。

关 键 词:锂离子电池 碳纳米管  氮掺杂 限域  硫化

分 类 号:O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