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院,银海眼科医院,成都610081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年 份:2018
卷 号:28
期 号:12
起止页码:1290-12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IC、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1961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航天员作为人类使者开始了探索太空的旅程。1961年,美国实施“双子星座”计划,历时5年,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求宇航员观察其视力在飞行中的变化,表明当时科学家已经在考虑失重环境对人类眼睛的影响[1]。2011年,Mader等对7位在太空中工作了6个月的宇航员的眼部进行检查,发现他们的眼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多种改变,包括:眼压一过性升高,视乳头水肿,脉络膜皱褶,眼球变扁,远视偏移,近视力减弱,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增厚,视网膜棉绒斑等。其实,在此之前的数年里,美国NASA(Nal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太空医学部就已发现,经过长期太空作业的宇航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述眼部症状。在回归地面生活后,这些眼部病理改变在数周内逐渐修复,但部分病例可持续近两年。
关 键 词:微重力 失重 宇航员 眼压 视力 影响 研究进展
分 类 号:R7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