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围封7年青藏高原东南缘高山草地的综合评价    

Effects of 7-year enclosure on an alpine meadow at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天阳[1,2] 高景[1,3] 王金牛[1] 孙建[4] 徐波[5] 薛晶月[1,2] 贺俊东[1,2] 谢雨[1] 吴彦[1]

ZHOU Tian-yang;GAO Jing;WANG Jin-niu;SUN Jian;XU Bo;XUE Jing-yue;HE Jun-dong;XIE Yu;WU Yan(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1408,China;School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ba Teachers University,Aba 623002,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1408 [3]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5]阿坝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阿坝623002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144045;3140038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385)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27

期  号:12

起止页码: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过度放牧作为青藏高原长期存在的人为干扰方式,严重地破坏了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简便有效的围栏封育方式广泛应用于退化草地的修复过程中,但其修复效果存在两面性,因此系统科学地评估草地围封后的质量状况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围封7年的青藏高原东南缘退化高山草地,基于围栏与放牧处理之间的草地群落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比,对草地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通过围栏修复7年后,围栏内大部分土壤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但仅有硝态氮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围栏内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均显著高于放牧区,分别增加了35.73%和65.75%,而围栏内外的物种多样性无显著性变化;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估,发现围栏内土壤质量有所改善,其综合得分(0.1)高于放牧区(-0.02),同时利用草地各项指标的变化与其权重值之间的关系对草地进行综合质量评估,发现围封7年后草地综合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相对得分为0.209),更多归因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研究表明,围栏7年后退化高山草地质量有所提高。针对其修复作用的时效性,需实际应用中定期评估草地的修复状况,以达到围栏的最优实施效果。

关 键 词:围栏  放牧  草地质量 土壤理化性质 群落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