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悸动背后:《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心理特征    

Behind the Throb: Humber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Loli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燕[1] 孙洁[2]

WANG Yan;SUN Jie(Xu Yuanchong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Comparative Cultur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机构地区:[1]山西大同大学许渊冲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院 [2]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出  处:《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18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64-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普通刊

摘  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俄裔小说家。其代表作《洛丽塔》在法国一出版,便因作品主题的争议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小说在美国出版后,也声名遐迩,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洛丽塔》向我们讲述了一位风流倜傥的中年鳏夫亨伯特,与其时年仅十二岁的继女洛丽塔的畸恋故事。作品中杂糅的戏仿、互文、拼贴等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元素,引来许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则聚焦于亨伯特的心理特征,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探析其内心,揭开其悸动的面纱,从而揭示出亨伯特儿童时代的创伤以及由创伤记忆导致的变态情欲心理,是其试图以童话为自己正言,却最终毁灭的根源所在。

关 键 词:悸动  创伤 童话 想像 死亡  

分 类 号:I10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