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空间关联:知识扩散的作用与证据    

Spatial Correlation in Evolution of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Diffu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毛琦梁[1] 王菲[2]

MAO Qi-liang;WANG Fei(School of 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CUEB,Beijing 100070,China;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Megareg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mulation,Beijing 100070,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ISTU, Beijing 100192,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工业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集聚力与扩散力博弈的我国产业转移响应机制研究”(批准号41501132)。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11

起止页码:136-1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知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科学地认识知识扩散及其影响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空间作用机制是有效推进区域创新与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03—2009年中国地级地区四位数制造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空间关联及其内在的知识扩散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比较优势演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邻近地区间比较优势相似性程度更高,而且邻近地区间具有更大可能在对方已有显性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发展获得比较优势。知识扩散空间衰减使得邻近地区间具有知识流动的优势,通过"成功产业示范效应"作用途径,知识扩散更易发生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中,促进本地发展邻近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而引致邻近地区间比较优势的趋同演化。其中,这种知识扩散作用下的空间关联会受到区域壁垒和主体知识利用能力的调节。本文结论为理解区域发展格局演化打开了新的视角。知识扩散的空间局限性使得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初始产业发展格局奠定了地区间获取知识能力差异性的空间基础,会导致地区间发展路径的不均衡。本文为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创新政策需要致力于促进地区间集体学习机制的构建,重点关注地区间知识扩散效应的实现机制。另外,本文也为捕捉知识扩散证据提供了一种新的直观机制,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空间关联可以作为揭示知识扩散及其距离衰减效应的显示性证据。

关 键 词:知识扩散 比较优势 空间关联  产业演化  

分 类 号:F20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