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个含3,3′-硫代二丙酸配体的锰和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英文)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Mn(Ⅱ) and Cu(Ⅱ)Complexes with 3,3′-Thiodipropionic Acid Lig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继伟[1] 关淑霞[1] 谷长生[2]

LIU Ji-Wei;GUAN Shu-Xia;GU Chang-She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Heilongjiang Provincal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Chemical Technolog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8,China;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88,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省石油与天然气重点实验室,大庆163318 [2]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应用化学系,湛江524088

出  处:《无机化学学报》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11

起止页码:2081-20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RSC、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使用3,3′-硫代二丙酸、4,4′-联吡啶和硝酸锰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锰配合物,即{[Mn(DPA)(4,4′-bipy)]·H_2O}_n(1)(DPA=3,3′-硫代二丙酸,4,4′-bipy=4,4′-联吡啶);然后又利用3,3′-硫代二丙酸、1,3-双(4-吡啶基)丙烷和硝酸铜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铜配合物,即{[Cu(DPA)(bpp)(H_2O)]·H_2O}_n(2)(DPA=3,3′-硫代二丙酸,bpp=1,3-双(4-吡啶基)丙烷)。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由3,3′-硫代二丙酸配体和不同氮杂环分子以及金属离子构筑,形成了二维层状的结构。氢键和π-π作用进一步将二维结构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关 键 词:3,3′-硫代二丙酸  1,3-双(4-吡啶基)丙烷  1,3-双(4-吡啶基)丙烷  晶体结构

分 类 号:O614.121] O614.711[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