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平管内不同煤质煤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am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dust explosion under different coal properties in horizontal tub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天奇[1] 郑秋雨[1] 苏长青[1]

LIU Tianqi;ZHENG Qiuyu;SU Changqing(College of Safety Engineering,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136,China)

机构地区:[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出  处:《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基  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8YB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4168)

年  份:2018

卷  号:14

期  号:10

起止页码:127-1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CSCD、CSCD_E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水平管道空间不同煤质煤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选取褐煤、长焰煤、不粘煤、气煤4种煤尘,对爆炸火焰焰峰特性、火焰加速传播特性、火焰传播距离与持续时间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褐煤在500 ms内焰峰的形状由尖锐向平滑再向钝化不断演变,长焰煤与不粘煤在375 ms时焰峰前端出现明显焰体分离现象,分析认为这与管体冷壁效应、空间尺度效应及空间氧气消耗直接相关;气煤在375 ms时焰峰出现大面积火焰碎纹,说明气煤爆炸火焰猛烈传播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整体爆炸强度相对较弱;褐煤与长焰煤爆炸火焰存在2次间断性加速,分析认为这与管体空间受限、常温管壁散热、局部助燃氧气瞬间不足等因素有关;褐煤在爆炸后400~600 ms内火焰2次加速完全,火焰传播距离达740 mm,明显大于长焰煤、不粘煤与气煤,说明低变质褐煤爆炸火焰持续时间更长,火焰传播距离更远且传播更剧烈;虽然气煤火焰最远传播距离比长焰煤大30 mm,但由于气煤火焰在375 ms左右出现大片火焰碎纹,因此气煤整体的爆炸强度小于长焰煤。

关 键 词:煤尘爆炸 火焰传播特性  水平管道  火焰焰峰  

分 类 号:X936[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