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白洋淀沉积物氮磷赋存特征及其内源负荷  ( EI收录)  

Occurrence and internal loading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sediment of Lake Baiyangdi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奕衡[1,2] 刘成[2] 陈开宁[2,3] 古小治[2] 黄蔚[2] 韦众[1]

DU Yiheng;LIU Cheng;CHEN Kaining;GU Xiaozhi;HUANG Wei;WEI Zhong(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P.R.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ic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P.R.Chin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Material,Suzhou 215009,P.R.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3]江苏高校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苏州215009

出  处:《湖泊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3078);南京科技计划项目(2017sb310016);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课题(TH2016401)联合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1537-15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白洋淀环境整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加剧白洋淀富营养化的内源氮、磷污染负荷依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野外调研和室内培养实验相结合形式,在白洋淀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详细地研究了白洋淀沉积物中氮、磷赋存形态、间隙水中氮、磷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特征.结果表明,白洋淀沉积物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1230.8~9559.0 mg/kg(均值2379.5 mg/kg)和344.4~915.4 mg/kg(均值608.4 mg/kg),氮、磷累积污染量大.沉积物中铵态氮赋存量大(3.2~175.8 mg/kg),由此导致间隙水中铵态氮浓度较高,最高达到28.8 mg/L.沉积物磷形态以Ca-P和Fe-P为主,分别占总量的38.3%~76.1%和3.98%~18.0%,间隙水中磷酸盐浓度已接近甚至高于国内外典型富营养湖区.间隙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和磷酸盐导致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较高,铵态氮平均释放和扩散通量分别为106.37和12.42 mg/(m2·d);磷酸盐平均释放和扩散通量分别为15.06和2.33 mg/(m2·d),沉积物内源氮、磷污染负荷较高,已严重威胁到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迫切需要整治.其中,北部河口区域以及中部府河入湖区和人口密集活动区沉积物氮、磷内源负荷尤为突出,应成为白洋淀沉积物内源污染整治的关键区域.

关 键 词:白洋淀  沉积物水界面  间隙水 扩散通量 释放通量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