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语》中的“祭祀”意蕴探微    

On the Meaning of Sacrificial Offer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伟[1]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论语>诠释研究"(项目编号:17BZX060)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8

期  号:5

起止页码:148-1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论语》里,"祭祀"主要包括祭天地、祭祖先、祭神灵和丧事活动。"祭祀"实质是一种宗教行为,能够强化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凝聚群体共同意识,增强彼此的认同感,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和行为神圣化。从社会作用来审视,"祭祀"有利于国家治理、社会教化以及个体在病重之际获得心理慰藉。在外在形式上,强调等级、血统和程序,不能僭越、谗祭、简化或废除程序。儒家既没有彻底否定祭祀的宗教意蕴,也没有把祭祀完全神圣化,而是提醒人们在维持"情生于心、奉之以礼"宗教情感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主体的自觉,把"宗教情感"与"理性主义"合为一体,使儒家"亦人文主义亦宗教",从而为儒学成为支持传统中国政治、社会结构运转的制度化正统学说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论语 祭祀 社会功能 外在形式  个体约束  

分 类 号:B2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