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政策的效果评估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hina's Countermeasures to China-U.S.Trade Fric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春顶[1] 何传添[2] 林创伟[2]

LI Chun-ding;HE Chuan-tian;LIN Chuang-we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Research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GUFS,Guangdong 51042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工业经济》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研究"(批准号15ZDC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OFDI与IFDI的互动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批准号71572048)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7-1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内部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和贸易成本的假定;在扩展的模型基础上,校准参数并量化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6种应对措施的政策效果。模拟的结果发现,中美相互贸易摩擦会给双方带来损害,且美国不能实现制造业就业的增加,比较而言,中国的受损大于美国。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措施的政策效果比较上,人民币汇率贬值、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美达成合作开放等措施最有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全面而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效果其次,而贸易报复的效果略差。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贸易报复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较为可行的有效应对路径。政策启示上,中美贸易摩擦是不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选择,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缺乏存在的经济基础,双方合作共赢才是长期内的最优抉择。本文扩展了贸易争端和贸易博弈的一般均衡理论建模,首次构建并采用大型数值模型系统实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应对政策选择的效应和政策效果,为中国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可供政策借鉴的量化结果。

关 键 词:贸易摩擦 经济影响  应对政策  可计算一般均衡

分 类 号:F741[经济与贸易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