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695年临汾7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 EI收录)  

A STUDY ON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LINFEN M73/4 EARTHQUAKE IN 1695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闫小兵[1] 周永胜[2] 李自红[1] 郭瑾[3]

YAN Xiao-bing;ZHOU Yong-sheng;LI Zi-hong;GUO Jin(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21,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Dynamics,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29,China;Shanxi Center of Geo-environment Monitoring,Taiyuan 030024,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省地震局,太原030021 [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3]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太原030024

出  处:《地震地质》

基  金:临汾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152104402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416)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7 IES010101)共同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883-9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临汾发生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1995)确定其震中位于36.0°N,111.5°E,震中位于今襄汾县张礼村和临汾尧都区东亢村之间偏北处,震中烈度为Ⅹ度。综合前人对该地震的研究,推测其发震构造可能为郭家庄断层。在临汾市档案馆、临汾市地震局等配合下,详细查阅了临汾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勾绘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等震线图。经相关专家论证,认为"1695年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定在临汾市老城东关一带、震中烈度调整为Ⅺ度、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W向"更为合理。后在执行"临汾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过程中,在上述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区附近发现地震断层露头,在垂直该露头断层走向布设浅层地震测线和排钻施工,结果发现,郭家庄断层、刘村断层组成的右列阶区和罗云山断层(龙祠段)共同参与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其交叉部位应为此次地震的微观震中,基本可以认定这3条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外,该地区的地震地质遗迹(滑坡、地震地裂、喷砂管等)主要分布于郭家庄断裂上盘,从侧面证明该地震遗迹是郭家庄断裂1695年"活动"的产物。

关 键 词:1695年临汾大地震  历史地震史料  郭家庄断裂  地震遗迹

分 类 号:P3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