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非培养手段的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解析  ( EI收录)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n PAHs-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via cultivation-independent approach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亚婷[1] 姜博[1] 邢奕[1] 张娜娜[1] 连路宁[1] 路培[1]

CHEN Ya-ting;JIANG Bo;XING Yi;ZHANG Na-na;LIAN Lu-ning;LU Pei(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oriented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Pollutants,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206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FRF-TP-16-063A1)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9

起止页码:3562-35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_E2017_2018、EI、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对原位识别土壤未培养微生物的非培养手段进行综述,揭示其在PAHs降解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对土壤中PAHs的降解微生物、降解原理以及功能基因进行全面总结;其次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SIP)、宏基因组学技术(Metagenomics)、转录组学技术(Transcriptomics)、单细胞技术(Single-cell technology)以及磁性纳米材料技术(MMI)等非培养手段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重点讨论这6种非培养手段在原位识别PAHs降解微生物中的应用潜力.其中SIP在研究PAHs降解机制中最为成熟、稳定,应用最广泛.MMI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培养手段,能够从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分离获得活的功能微生物,为深入探究未培养的PAHs降解微生物提供解决途径.

关 键 词:未培养微生物 多环芳烃降解 土壤 功能微生物  非培养方法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