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U Jun;LI Jian-qiang;ZHANG Shu-cui(Certer for Public Finance Research,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23,China;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Beijing 100800,China;Industrial Economics Institute,China In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Beijing 100048,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财经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 [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方举债融资的经济效应与风险预警机制研究"(批准号15CJY07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批准号18BJY23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城市举债融资的经济效应与风险预警机制研究"(批准号2015SJB136)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8
起止页码:24-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政府债务的应对规则及其背后的金融风险问题,在现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往往被忽视。基于经典的NK-DSGE模型,本文将财政压力、财政整顿特征纳入到金融系统中,通过一般均衡的视角讨论经济政策的宏观效应,进而讨论不同政府宏观管理目标下的最优政策选择。研究发现:中国扩张性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显著。然而,政府债务规模增加,不仅造成财政空间缩减,抑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影响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财政整顿规则能够减弱扩张性财政支出的负面效应,提升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宏观审慎双支柱+财政整顿政策"不仅继承了原有"宏观审慎双支柱"政策的优势,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经济周期性上行,降低政府债务规模,确保赤字和债务进入稳定的下行通道,预留财政空间;"宏观审慎双支柱+财政整顿政策"组合显著优于"宏观审慎双支柱政策",表明仅仅依靠宏观审慎工具来解决金融不稳定可能还不够谨慎;设置纳入财政整顿特征的"大宏观审慎政策",将消除或减弱经济摩擦对经济的扭曲,使经济达到有效均衡状态,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关 键 词:财政整顿 金融稳定 宏观审慎政策 最优政策 政府债务
分 类 号:F12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