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才何以成为红利——源于价值链攀升的证据    

How Talents to Become Dividend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 of Climbing Global Value Ch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翔[1] 刘梦[2]

DAI Xiang;LIU Meng(School of Economics,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211815,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工业经济》

基  金: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全球价值链演进新趋势下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举措研究"(批准号BRA20173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城镇化约束与引导下的产业转移的模式;路径与组织研究"(批准号71473037)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4

起止页码:98-1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要素层次和要素质量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决定分工地位的基本因素,而要素组合对要素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以此为逻辑起点,本文重点从"要素质量匹配"视角,以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为开放发展红利的例子,理论分析要素质量匹配对"人才红利"实现的关键作用,并利用中国经验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由于生产要素质量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单一生产要素本身的质量,生产要素间匹配质量状况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即质量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价值链攀升,因此,实现与技术和制度更好的匹配,有助于发挥人才促进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从而实现"人才红利"。就中国制造业而言,计量检验结果发现,单纯人才因素对价值链攀升呈倒"U"型作用趋势,而在充分考虑人才与技术和制度匹配等因素后则转变为显著正向线性作用趋势。这说明人才红利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人才与技术和制度之间的适宜性质量匹配。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检验。据此,在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要素的同时,通过制度改革完善制度质量、加快实现产业技术进步、提升要素质量匹配效果从而为人才"松绑",是实现人才红利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义之一。

关 键 词:人才  红利 要素质量匹配  全球价值链

分 类 号:F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