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115a中亚干湿气候变化研究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y/Wet Climate Change in Central Asia in Recent 115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1] 李栋梁[1]

DILINUER Tuoliewubieke;LI Dongliang(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Ministry of Education,Nanjing 210044,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出  处:《干旱气象》

基  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QX)201506001-1)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185-1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1901—2015年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提供的月平均气温、降水、潜在蒸散量以及西班牙比利牛斯生态研究所(IPE-CSIC)创建的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_(12),对中亚地区近115 a气候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探究中亚地区干湿气候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东、西部高,中部低,全区呈显著增温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15℃·(10 a)^(-1);年降水量表现为中南部多,东、西部少,除北部哈萨克斯坦平原地区外其他区域降水量均为增多趋势;全区年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年降水量,且与地形及下垫面联系密切,表现为东西部沙漠地区大,中部山区相对较小的特征;考虑水热平衡的干湿指数SPEI_(12)在哈萨克平原为弱的减小(略变干)趋势,其他区域呈增大(变湿)趋势。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对SPEI_(12)进行分解得到6个子区域,各分区气温突变时间东边早于西边,降水量西边显著增多早于东边,且SPEI_(12)突变时间西边早于东边。利用集合经验模分解(EEMD)对SPEI_(12)和降水量不同时间尺度及其变化周期进行分析,得到SPEI_(12)存在准14 a的显著振荡周期,降水量存在准3 a、14 a的显著振荡周期。

关 键 词:中亚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空间分型  干湿气候变化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