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外资企业知识产权过度保护问题研究——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The Overprotection of IPRs in Foreign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Ruiyu(School of Administrative Law,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Law,Chongqing 401120,China;School of Commerce and Social Studies,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重庆401120 [2]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401331
基 金:2017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7SKG20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YF17-Q06);重庆科技学院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ck2017skyb001)
年 份:2018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35-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SCI、CSSCI_E2017_2018、IC、NSSD、RWSK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为新时代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大众的创造与改革活力,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趋势,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权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属性、来源、特质的不同,不可避免进入了互相冲突、力求平衡的新时期。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国与国之间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差异不同,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及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滞后性,凭借技术壁垒、收取高额专利费、封锁专利信息等手段,实行知识产权"不合理延期"、频繁使用"专利权利懈怠"行为,使知识产权保护过度扩张,形成事实垄断,阻碍正常的科技创新,最终得以达到"专利敲诈"目的,从而形成新的"经济侵害"。少数发达国家已经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政治化,同时借由知识产权保护操弄相关议题,达到非正义目的。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具有很大危害,将直接侵害到普通人群包括生存权、健康权、教育权、发展权、知情权在内的基本权利。面对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当使用,如何平衡保护好外商合法权益与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焦点。根据我国现实情况,结合内外资企业发展实际,从制度设计、政策引导、立法管理、多方合作等角度出发,一是引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价;二是通过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三是形成符合实际的联合采购模式;四是正确引导外资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五是坚持依法管理;六是多项并举提供正确保护;七是合力建立技术分享机制;八是不断加强相关研究工作。最终在政府部门的科学引导和各方的共同努�
关 键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权保障 知识产权 过度保护 外资企业
分 类 号:D9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