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LMDI的区域产业碳排放脱钩努力研究
Decoupling effort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CO_2 emissions in China based on LMDI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Bo-wen;ZHANG Xian;YANG Lin(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The Administrative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Beijing 100038,China;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2]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
基 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关键技术装备清单与知识产权研究"(批准号:201407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基于CO2价值链的CCUS商业模式研究"(批准号:2652017035);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基于实物期权的CCUS和可再生能源协同效应研究"(批准号:2017M620851)
年 份:2018
卷 号:28
期 号:4
起止页码:78-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随着全球变暖形势的不断加剧以及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人类迫切需要一种能满足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经济模式,代替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点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被广泛认为是继工业革命后改变全球经济的又一次革命浪潮。低碳产业不仅是低碳发展的重点内容,也是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90%直接发生在产业部门,巨大的能源消费总量,加上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管理势必成为中国低碳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LMDI分解法和Tapio脱钩指标分析了1996年到2015年间中国区域产业增长和CO_2排放的脱钩弹性和脱钩努力程度。结果表明:(1)各区域的产业碳排放都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位于北部沿海的河北和山东。从排放结构来看,制造业在1996年所占比重最大,但部分地区的交通碳排放在2015年超过制造业,成为最大的碳排放源。(2)从全国层面看,"九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呈现弱脱钩,"十五"时期呈现为扩张链接状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十二五"时期,西北地区呈现出扩张负脱钩。(3)各地区都做出了脱钩努力,其中,北京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大,青海和宁夏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小。从各脱钩努力指标来看,能源强度的贡献比较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基本没有显著效果,甚至阻碍了部分地区脱钩的实现;人口规模一直未做出脱钩努力,尤其是在发达的人口密集区。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依然是未来我国实现脱钩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区域产业增长 碳排放 脱钩 LMDI
分 类 号:F124.5] X1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