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A New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晓坤[1] 朱泓[1] 李志义[1,2]

JIANG Xiaokun;ZHU Hong;LI Zhiyi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3 [2]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

出  处:《高教发展与评估》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2013年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13JDGC024)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17-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7_2018、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随着新经济的兴起和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工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主动应对这种挑战,新工科应运而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培养方式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本质内涵。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策略为:(1)应响应时代呼唤,更新培养理念;抓住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等几个关键环节,实现从传统工科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转变。(2)推进范式转换,重构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在品格培养方面,要回归"理性";在知识培养方面,应构筑起人才全方位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同时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3)遵照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积极推进工科人才培养内外部环境协同;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积极推进不同工程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

关 键 词:新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结构  成果导向教育  

分 类 号:G642.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