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细菌溶血素毒性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Advance in toxic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bacterial hemolys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碧书[1] 马丽娜[2] 林旭瑷[3] 严杰[3]

MA Bi-shu;MA Li-na;LIN Xu-ai;YAN Jie(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Haiyuan College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106,China;College of Medical Technology,Gansu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Lanzhou 743000,China;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China)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研室,昆明650106 [2]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兰州743000 [3]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杭州310058

出  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0003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LY17H190002)联合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175-1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许多病原菌能产生溶血素溶解红细胞,但近年发现细菌溶血素还能损伤或致死多种有核细胞和血小板。根据分子结构、结合细胞方式、膜孔道形成机制等不同,可将大多数细菌溶血素分类为重复子毒素家族(repeats in toxin family,RTX)和胆固醇依赖细胞溶素家族(cholesterol-dependent cytolysin family,CDC)毒素。细菌溶血素可通过膜损伤、细胞溶解或裂解、离子失衡相关病变、细胞凋亡或坏死性凋亡以及TLR2/4介导的NF-κB、p38MAPK、JNK信号传导通路和NLRs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并导致炎症性组织损伤,从而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致病作用。

关 键 词:细菌溶血素  膜损伤 细胞裂解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分 类 号:R37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