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    

The Implicit Application of Guiding Cases and Its Corre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海波[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出  处:《环球法律评论》

基  金: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现状与前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国特色案例制度的综合系统研究"(16ZDA068)的研究成果

年  份:2018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144-1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在适用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实践中,隐性适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日益成为主流。唯有深入发掘其成因,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形式。依靠"实用考量的主观动机"和"借用案例的行动方式",隐性适用巧妙地在裁判过程中将案例遮蔽,从而规避了运用案例的说理负担。这种以实用目的为导向的案例适用活动在本质上是工具主义的,不仅有违案例指导制度的初衷,同时也与形式公正和法治背道而驰。指导性案例自身的特质决定其只能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被适用,而实现从隐性适用向明示适用的转变必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在观念和制度方法上的双重努力,以最终真正实现法官在实践中想用、敢用和会用指导性案例。

关 键 词:指导性案例  隐性适用  明示适用  裁判说理  案例规避  

分 类 号:D926.2[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