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一种力–电协同驱动的细胞微流控培养腔理论模型  ( EI收录)  

A THEORETICAL MICROFLUIDIC FLOW MODEL FOR THE CELL CULTURE CHAMBER UNDER THE PRESSURE GRADIENT AND ELECTRIC FIELD DRIVEN LOA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兆伟[1] 武晓刚[1] 陈魁俊[1] 薛雅楠[1] 王宁宁[1] 赵腾[1] 于纬伦[1] 王艳芹[1] 陈维毅[1]

Wang Zhaowei;Wu Xiaogang;Chen Kuijun;Xue Yanan;Wang Ningning;Zhao Teng;Yu Weilun;Wang Yanqin;Chen Weiyi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力学学院材料强度与结构冲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

出  处:《力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32013;11702183;11472185);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21145);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43230146-S);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7135);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KF1511)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50

期  号:1

起止页码:124-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EI、IC、JST、MR、RCCSE、SCOPU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细胞培养液在微流控生物反应器中受到外界物理场(如压力梯度或者电场)作用流动而产生流体剪应力,并进一步刺激种子细胞调控其内部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这个过程在自然生命组织内的微管中亦是如此.考虑到细胞培养微腔隙中液体流动行为很难实验量化测定,理论建模分析是目前可行的研究手段.因此建立了矩形截面的细胞微流控培养腔理论模型,将外部的物理驱动场(压力梯度与电场)与培养腔内液体的流速、切应力和流率联系起来,分别得到了压力梯度驱动(pressure gradient driven,PGD)、电场驱动(electric field driven,EFD)及力–电协同驱动(pressure-electricity synergic driven,P-ESD)三种驱动方式下的液体流动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与现有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即力–电协同作用下的解答为压力梯度驱动和电场驱动结果的叠加.细胞培养腔内的流体流速、剪应力及流率幅值均正比于外部物理场强幅值,但随着压力梯度驱动载荷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电场驱动频率的变化不明显.在压力梯度驱动作用下,细胞贴壁处的切应力随着腔高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流率则随着腔高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而电场驱动下的结果不受腔高的影响.生理范围内的温度场变化对压力和电场驱动的结果影响不大.另外,在引起细胞响应的流体切应力水平,电场驱动能提供较大的切应力幅值而压力梯度驱动则能提供较大的流率幅值.该理论模型的建立为细胞微流控生物反应器实验系统的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力–电刺激细胞生长、分化机理的研究的提供基础.

关 键 词:细胞 微流控 压力梯度 电场 流体切应力

分 类 号:R318.01[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