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混交林细根分布研究    

Fine root distribution in mixed Robinia pseudoacacia plantations in saline soil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世红[1,2] 丁新景[1] 马风云[1,2] 李树生[3] 敬如岩[1] 黄雅丽[1]

BAI Shihong;DING Xinjing;MA Fengyun;LI Shusheng;JING Ruyan;HUANG Yali(College of Forestr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ai’an 271018, China;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s,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365000, 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271018 [2]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 [3]三明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三明365000

出  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499)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26

期  号:1

起止页码:116-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混交林及纯林细根空间分布格局,选取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采用土柱法取样,从细根生物量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根长密度等方面研究盐碱地中不同林分中树木细根的垂直分布情况,从细根生物量分析不同林木细根垂直分布情况,研究不同人工林细根分布差异及土壤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在细根的生物量、表面积、体积、根长等方面都显著高于臭椿刺槐混交林和刺槐纯林;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95.77%细根生物量分布在0~60 cm土层,臭椿刺槐混交林85.37%细根生物量分布在0~40 cm土层,而刺槐纯林的细根在土壤中分布则比较均匀,0~40 cm土层细根占生物量总量的66.38%。绒毛白蜡细根生物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林木。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细根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根长密度显著高于刺槐纯林;臭椿刺槐混交林高于刺槐纯林,差异不显著。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细根总根尖数分别是刺槐纯林的2.34倍、1.23倍,总分叉数分别为刺槐纯林的6.15倍、1.66倍。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树木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适当的混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增强植物吸收土壤营养物质的能力,混交使人工林在盐碱立地条件下适应能力提高。

关 键 词:刺槐 混交林 纯林 细根 盐碱地

分 类 号:S728.5] 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