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潜力的多适宜性综合评价 ( EI收录)
Multi-Suitabi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rop Straw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AO Zhihong;HLANG Yanli;HAO Jinmin(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25000,China;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Colleg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机构地区:[1]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25000 [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人才培养项目(U15047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ZH004);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2017-cx-028)~~
年 份:2018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179-1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由于作物秸秆类型不同,其营养成分和利用价值也不同,因此仅根据草谷比系数法以质量形态衡量其利用价值,难以全面直接地反映秸秆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为综合定量评价不同利用方式下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各种利用价值,依据能量流动定律,构建作物秸秆多适宜性综合统一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以质量、能量和谷物当量3种形态综合核算我国秸秆资源量,其计量结果年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且能量和谷物当量形态更能直接体现秸秆资源能源化和饲料化的实际利用价值;(2)1991—2015年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价值总量整体上升,至2015年我国作物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形态质量为6.88×10^(11)kg,能源化利用价值为8.89×10^(18)J,适宜饲料化的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量为6.26×10^(11)kg谷物当量,折合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0.66%,因此秸秆饲料化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并且符合当前我国"粮改饲"农业改革发展方向;(3)我国各地秸秆资源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地域边缘属性,秸秆资源丰富地区主要集聚在华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研究显示,就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而言,饲料化具有相对较高的适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由于经济收益、经营规模和市场供需不对称等原因,当前农户秸秆饲料化的意愿不高,可利用经济和政策等措施引导该产业有序开展.
关 键 词:秸秆资源 多适宜性 综合评价 相对利用价值 空间布局特征
分 类 号:X1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