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流域总磷污染:分布特征·来源解析·控制对策  ( EI收录)  

Pollution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Source and Control Strate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延文[1] 马迎群[1] 王丽婧[2,3] 郑丙辉[2,3] 任春坪[4] 佟洪金[4] 王鹤扬[5]

QIN Yanwen;MA Yingqun;WANG Lijing;ZHENG Binghui;REN Chunping;TONG Hongjin;WANG Heyang(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Water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Lake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S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Xicheng District,Beijing 100055,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12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4]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5]北京市西城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北京100055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KFJ-EW-STS-010)

年  份:2018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9-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针对长江流域总磷污染,开展总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选择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最严重的上游地区岷江和沱江为典型区,分析总磷来源,提出总磷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表明:2016年开始总磷成为长江流域主要污染因子,其中上游污染最重,中游污染最轻,总体呈降低趋势;长江流域枯/平水期总磷污染较重,丰水期污染较轻,说明流域主要污染负荷来自点源.总体来说,造成长江流域总磷较高的原因有:磷矿开采和磷化工的污染源高负荷排放,造成部分河段水质严重超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影响河流水质;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不足;生态流量不足,加剧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治理导向不全面和污染源监管措施不系统,影响总磷水质同步改善.针对长江流域总磷污染特征,按照"分区控制、分类治理""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原则,提出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建议:(1)抓住长江流域上游重点片区,开展流域总磷污染整治.(2)抓住磷化工、城镇生活和畜禽养殖等三类涉磷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控制磷污染负荷排放.(3)抓住环境监管有效手段,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标准和监管体系.

关 键 词:长江流域 总磷 时空分布  污染成因 控制策略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