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骨骼肌超声诊断迈向人工智能新领域:计算机辅助骨骼肌损伤超声定量诊断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keletal muscle promo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injured skeletal muscle by computer-aided ultrasonographic texture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佳琦[1] 徐琪[2] 章建全[1] 黄禾菁[1] 刁宗平[1]

ZHAO Jia-qi;XU Qi;ZHANG Jian-quan;HUANG He-jing;DIAO Zong-pi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Changzheng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3, China;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超声诊疗科,上海200003 [2]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上海201306

出  处:《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1492);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青年启动基金(2012CZQN11)~~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217-12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骨骼肌损伤是临床常见问题,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引发的严重肌肉损伤致伤致残率明显增高,及时诊断和准确评估肌肉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肌肉受损后结构紊乱、境界模糊,而修复期纹理结构逐渐清晰。通过高分辨率超声可动态观察骨骼肌病理变化,其纹理成像效果不逊于磁共振成像,且具有独特的影像优势。但不同技术级别超声医师单独进行定性诊断时具有主观局限性,目前临床对于肌肉损伤尚未形成统一的超声定量诊断标准。本中心近年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实践,尝试运用骨骼肌超声图像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研究肌肉损伤修复不同时期的超声影像表现,定量探讨损伤及修复期声像图上肌束纹理特征变化,运用超声造影观察伤肢肌肉动脉期血管分布特征演变,并从组织病理学角度对照观察损伤及修复期的肌纤维结构和胶原分布特点、血管化程度与其排列分布。相关研究有望为今后临床寻找定量、客观的骨骼肌损伤超声诊断评价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骨骼肌 创伤和损伤  超声检查  纹理 定量诊断  

分 类 号:R45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