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沟槽方向对湍流边界层流动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 EI收录)  

FLOW STRUCTURE IN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OVER DIRECTIONAL RIBLETS SURFA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崔光耀[1] 潘翀[1] 高琪[1] 李鹿辉[1] 王晋军[1]

Cui Guangyao;Pan Chong;Gao Qi;Akira Rinoshika;Wang Jinjun(Fluid Mechanics Key Laboratory of Education Ministry,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 100191,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出  处:《力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672020;11721202)

年  份:2017

卷  号:49

期  号:6

起止页码:1201-12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EI、IC、JST、MR、RCCSE、SCOPU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本文采用时间解析的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零压力梯度光滑以及汇聚和发散沟槽表面平板湍流边界层统计特性和流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于汇聚和发散沟槽表面的对称平面内,相对于光滑壁面,发散沟槽壁面使当地边界层厚度、壁面摩擦阻力、湍流脉动、雷诺应力等明显减小;而汇聚沟槽壁面对湍流边界层特性和流动结构的影响正好相反,汇聚沟槽使壁面流体有远离壁面向上运动的趋势,因而导致边界层厚度增加了约43%;同时,在汇聚沟槽表面情况下流向大尺度相干结构更容易形成,这对减阻是不利的.此外,顺向涡数量在湍流边界层的对数区均存在一个极大值,发散沟槽表面所对应的极大值位置更靠近沟槽壁面,而在汇聚沟槽表面则有远离壁面的趋势,由顺向涡诱导产生的较强的喷射和扫掠运动会在湍流边界层中产生较强的剪切作用,顺向涡数量的减少是发散沟槽壁面当地摩擦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湍流边界层 沟槽表面  涡结构

分 类 号:O35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