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碳排放交易权机制的政策效果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 EI收录)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right in China——Th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丹[1,2] 王维国[1,2] 梁佩凤[1]

FAN Dan;WANG Wei-guo;LIANG Pei-feng(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Center for Econometric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2]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042;71571035);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WJQ2014031);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JG16DB1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DZA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89)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6

起止页码:2383-23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_E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控制地区环境规制等重要解释变量下,检验碳排污交易权试点机制在中国是否能促进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局DEA框架下,考察期内,碳排放交易权试点省份与非试点省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乏力.从潜在双重红利来看,相对于试点省份,非试点省份的减排手段缺乏灵活性,其经济红利和环境红利仍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基于核匹配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应分析可知,碳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现阶段碳排放总量,但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微弱;碳排放交易权试点政策并没有提高试点省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对技术进步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碳排放交易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技术创新的"弱波特假说",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强波特假说"并未显现,碳排放交易权机制应该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措施.

关 键 词:碳排放交易权  双重差分模型 全局DEA  波特效应  

分 类 号:X1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