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族文化经典的“再地方化”——“阿诗玛”回归乡土的个案    

Relocalization of the Classics of An Ethnic Culture:The Case of Ashima Returning H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肖青[1] 李淼[1]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  处:《新闻与传播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江并流’区域多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族际传播与交流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6BMZ119)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7

卷  号:24

期  号:5

起止页码:5-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借用人类学的"再地方化"概念作为理论工具,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解读自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已被"去地方化"的"阿诗玛"如何被"再地方化",并成为地方和族群的文化资本的过程可以发现,在先后涉及国家建设和全球化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地方文化既有"去地方化"式的挪用,也伴随着"再地方化"型的重塑。地方与国家、本地与全球之间并非简单地相对,而是相互渗透;其中既有本土文化借助现代媒介得以彰显的一面,也有"去地方化"的经典艺术符号回归乡土场所的一面,并在其中彰显出少数民族文化经由"地方性"的中介而得以建构的多种可能性。

关 键 词:去地方化  再地方化  文化符号 文化再生产

分 类 号:G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