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D-二聚体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价值研究    

Monitoring value of D-dimer(D-D) level in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明静[1] 刘道阔[1] 王庆凯[1] 杨宝刚[1] 王植荣[1]

MA Ming-jing;LIU Dao-kuo;WANG Qing-kai;YANG Bao-gang;WANG Zhi-rong(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gzhou, 061001, 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沧州061001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年  份:2017

卷  号:9

期  号:1

起止页码:46-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监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于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取ELISA法动态监测血浆D-D水平调整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用量,维持D-D水平在0.5 mg^1.0 mg之间;对照组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用量,维持INR在2.0~2.5之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下肢周长、闭塞静脉的直径狭窄百分度(STEN)、血浆D-D、INR值等指标。结果治疗14 d,试验组的患侧与健侧下肢周长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14 d,试验组的闭塞静脉的直径狭窄百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试验组的D-D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试验组的D-D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生存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监测血浆D-D水平调整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助于提高溶栓效果,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关 键 词:D-二聚体 下肢  深静脉血栓 国际标准化比值

分 类 号:R54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