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犯罪二次性违法特征的理论与实践再探讨    

A Restudy of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the Features of Crime's Second Offense against the Law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江奥立[1] 杨兴培[2]

JIANG Aoli;YANG Xingpei(Public Prosecution Office,1st Division,Shanghai People’s Procuratorate Shanghai 200052;School of Law,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0042)

机构地区:[1]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上海200052 [2]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上海200042

出  处:《江汉学术》

基  金:"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085工程)";"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37-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已初具其型,但我们还有必要对这一理论中前置性法与刑法之间如何契合、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衔接等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和释解。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事实上是刑法"二次性"规范属性进一步延伸和分解的结果,把握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是深化谦抑理念的关键。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价值在于强调刑法的保障性,这就意味着刑罚的设置需要考量前置性法的适用情况。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开展自己的叙述,时刻把刑法的启用看作是充分考量前置性法以后做出的选择,可见这一理论是建构在"实证"而非"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具有方法论上的科学性。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法律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建构"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进行思考,其中带来的最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强调对"法环境"的考察与解析。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主要是基于自由刑法的立场,始终从法体系的角度把握刑法是保障法、具有第二次性违法的规范属性,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二次性违法  前置性法  刑法 制裁性规则群  刑事司法 刑事立法

分 类 号:D9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